三年前择业来到南中国最大船企担任卫生主管的员工尹若凡,如今因为所在企业产区的搬迁,无形促成其开始新的职业规划,可以与“老东家”在新产区重新续约,也可以自愿离职领取补偿金。最终,尹若凡通过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法院在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船国际”)厂区设立的驻点办公窗口,顺利办理与广船国际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三天即领取到补偿金。
据悉,今年5月以来,广船国际因产能转移搬迁工作,面临8700多名人员的分流、安置问题,类似尹若凡一样选择办理离职手续的员工约1400人。截至9月19日,荔湾区法院已出具民事调解书929份,调解标的总金额达7100万元,履行率百分之百。
广船国际是中国最大液态船制造商及军辅船制造基地。自今年5月启动产能转移搬迁工作以来,8700多名企业人员面临分流、安置工作,其中适用产能转移搬迁安置对象人数为5000多人,当中随迁南沙厂区的员工4000多人,自愿离职的员工1400多人,由于涉及人员众多、需求各有不同,引起省、市、区各级相关部门及领导的高度关注,既要妥善安置人员又要积极化解矛盾,企业和员工合法权益的平衡必须遵循法律途径来解决。
近年来,荔湾法院积极探索劳资纠纷化解工作新机制,三年来妥善化解涉众劳资纠纷2550件,为2310多名农民工追讨欠薪等1.3亿余元。对广船国际搬迁引发的司法需求,该院决定进行主动对接,多次深入厂区,以座谈会、现场调研等方式掌握劳资双方的前期诉求。
经调研发现,主要隐患风险点是其中4000多名随迁南沙人员和1400多名解除合同人员以及数十名内部退养人员的分流、安置问题。针对员工不熟悉法律程序这一特点,荔湾区法院的法官们以劳动合同法律法规为切入点,为广船国际及员工提供法律咨询,为广船国际起草《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模板提供法律参考,引导双方通过仲裁、诉讼解决纠纷。
广船国际纪委书记饶富全表示,荔湾法院积极提供司法服务,在厂区专设“法院窗口”,法官们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非常耐心、专业、细致、主动,使企业和员工都更加放心。
为了给这1400多名离职员工提供一颗“定心丸”,今年7月5日,荔湾法院成立专门合议庭,派出法官定期进驻广船国际荔湾厂区开展咨询、释法、调解和现场资料审查、立案等工作。
9月20日下午,广船国际员工黎春华来到“法院窗口”,自主提交《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驻点法官当即在现场进行基本资料审查,再通过笔录形式对协议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现场立案,集中快速固定双方权责。在广船国际和劳动者对协议书均签名盖章后,荔湾法院将以《民事调解书》形式确认协议书的法律效力,使调解书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若一方不履行,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据荔湾区法院副院长何国秋介绍,法院对广船国际员工提交的申请和资料进行初步审查后,给予法律指引,并无缝对接立案及调解程序,通过采取“解决一案带片案”的方式处理类似纠纷,使纠纷的解决得到大提速。
鉴于1400多名劳动者将在2017年7月至2018年初陆续办理离职手续,荔湾法院的办公窗口也将持续开设到所有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办理好离职手续之日止。
对其余4000多名有意迁往南沙厂区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员工和部分特殊员工的安置工作,也在平稳过渡中。
“司法延伸工作一直是法院一项重点工作。”荔湾区法院院长姚义堂介绍,“在这次广船产能转移搬迁过程中,荔湾区法院引导劳资双方依法、理智、文明、有序处理纠纷,有效地服务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改革,保障劳资双方的合法权利。”
荔湾区委政法委专职副书记尹毅表示,广船国际产能转移搬迁工作涉面广、任务重、意义大,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有效落实主体责任,创造平稳的法治环境,助推企业搬迁、产业调整。
(来源:人民法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