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荔湾推动“东方枫桥经验”粤味化
发布时间:2021-01-29 10:04:13 来源: 作者:
社会生活存在大量矛盾纠纷,如不及时化解,小事会拖大,大事会拖炸。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枫桥经验”写入,要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针对基层矛盾呈现复杂化、多元化、群体化趋势,只有构建并完善多元化解纠纷平台,传承发展“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纠纷”的“枫桥经验”,才能形成纠纷化解整体合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在筑牢司法“最后一道防线”的同时,探索构建诉前联调联动化解平台,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打造“东方经验”的荔湾样本。2017年以来,全区受理诉前联调案件8675件,达成调解协议7523件,调解标的额约2亿余元,全部自动履行。
(图注:广州荔湾粤味“枫桥经验”登录学习强国广东平台)
搭建平台 完善制度
自2013年起,荔湾区法院、司法等相关部门开始逐步联手部署推进多元矛盾化解纠纷平台的构建。每年,由荔湾区委政法委、荔湾区法院、荔湾区司法局主办,联合相关职能部门、22条街道、司法所、人民调解员,组织诉前联调工作会议及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培训会,总结工作成效,推广经验做法,凝聚工作合力。诉前联调工作会议先后制定了《建立诉前联调工作机制工作方案》及《诉前调解和司法确认工作规则(试行)》等13个规范性制度文件,联调机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图注:2019年荔湾区多元化解工作培训班正式开班)
11月20日,为期三天的2019年荔湾区多元化解工作培训班在广州大学城正式开班,荔湾区相关部门、街道负责人、特邀调解员律师及人民陪审员约180人参加培训。培训班邀请了市委政法委、区司法局领导以及区法院多位法官、大学教授就如何开展家事、劳资、涉旧城改造等各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进行专题授课,参训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交流纠纷化解的经验。
品牌辐射 以点带面
(图注:法官定期进驻社区法官工作室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依托该会议,一大批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品牌陆续推出,“1+9+5+N”多元化解纠纷平台逐渐搭建成熟。区法院立案庭设立1个诉前联调办公室,在交警大队、市场监管局、物业协会、专业市场等地,设置了9个诉前联调派驻点,在金花、白鹤洞、南源、花地四条街道及电子商务协会分设5个社区法官工作室,在电子商务协会还创设了商事法官工作室,贴近一线为广大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立案指引、纠纷调解等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
联动联调 形成合力
(图注:法院与工会联合推进"法院+工会"劳动争议预防和化解机制)
区法院和区总工会成立“劳动争议诉调对接工作室”,推广“法院+工会”劳动争议预防与化解模式,工会派驻法律顾问在法官指导下开展劳动争议纠纷调处。区法院挂牌成立区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室,推动建立完善道交纠纷一体化处理信息共享联动机制。区法院与区司法局合作设立“律师调解工作室”,每个工作日都有律师驻点法院值班,为有需求的当事人提供诉前、诉中法律咨询与服务,促进纠纷高效、快速化解。为提升家事纠纷化解质效,由区法院牵头委托区妇联、区司法局、荔盟社会服务联合会推荐47名家事调解员、家事调查员、心理疏导员,共同化解处置各类家事纠纷。联合广州公益医患纠纷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医疗损害纠纷,医患纠纷化解效果大大提升。
通过上述N种专业“站点”联动联调,对能当场调解的纠纷,引导当事人当场调解并通过司法确认;不能当场调解成功的,则通过电话或约谈等方式继续组织调解,经过一定期限仍不能达成调解的,及时立案进入诉讼程序,从而有效过滤了大量诉前纠纷,为当事人节省大量诉讼成本,群众纷纷拍手叫好。
成效显著 大获好评
目前,广州荔湾已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支撑,律师普遍参与,社会广泛协同的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多宗棘手难案在该体系运行下,以最优质高效方案,得到最妥善圆满化解,群众对政法工作满意度连年上升。
(图注:法官走进广船厂区现场立案、调停纠纷)
2017年,广船国际因产能转移搬迁工作启动,8700余名企业人员面临分流安置,区法院、区总工会等单位联合,提前介入劳动争议纠纷预防与化解,通过法官驻点厂区开展立案、调解、释法等,实现搬迁工作平稳过渡。《人民法院报》以“广州荔湾法院协助船企员工依法分流安置”为题,荔湾经验全国广泛推广。
(图注:法院联合街道等对涉新中国大厦系列纠纷进行调解)
新中国大厦消防安全整改引发承租户与经营户、广东某实业有限公司租赁合同纠纷,区委政法委牵头协调,区法院联合属地街道开展多元化解,促纠纷悉数和解,依法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为推进解决新中国大厦其他历史遗留问题及群体性纠纷开辟了新路径,指明了新方向。该系列案件成功调解被广东电视台制作成《破局》专题片广泛传播。
(图注:在各界帮助下“失鼻女童”小叶回归家庭和社会)
出生后4个月即滞留医院长达5年的病童小叶,在法院、医院、街道、社会团体等联手帮助下,顺利回归社会和家庭,今年9月顺利入读小学。此案入选“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法院经典百案”,获《今日说法》《经济与法》《法治天下》等中央媒体栏目和省市主要媒体专题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图注:系列虫草货款纠纷顺利化解,少数民族群众给相关部门送来牌匾和锦旗)
五起总标的额超4000万元的涉少数民族货款案件,少数民族群众曾联合赴穗追讨货款,在法院、公安、民宗、街道等部门的联合调处下连续化解,实现了保障社会稳定和实现群众权益的统一,系列案件入选“2018年广东法院十大执行案件”。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委会代表、甘肃省临潭县少数民族群众代表,向区法院送来感谢信,及题为“公正司法”的牌匾。少数民族群众专程赠送“执法为民 廉洁高效”的锦旗,当事人杨某握着法官的手激动地说:“法院让我们知道,纠纷要用法律力量来解决,让我们懂得法律、相信法律。”多宗矛盾纠纷化解成功案例收获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双赢。
荔湾区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扎实织就功能互补、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解纷网络,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努力推动“东方枫桥经验”在南粤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